近日,日本群马县癌病管理中心Hisao Imai等开展的一项II期科学研究初次确认,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30mg/d一线医治EGFR基因突变(ex19del或ex21 L858R基因突变)NSCLC老年人患者合理且毒副作用是可接纳的。阿法替尼一线医治可能是该群体的医治挑选[1]。
科学研究数据显示,在观查期内,有1例患者放任不管,28例患者一部分减轻,11例患者病况平稳,沒有患者病况进度。客观缓解率和病症率控制各自为72.5%和100%。中位随诊17.6个月时开展剖析发觉,中位无进度存活期(PFS)为12.9个月;有15例(37.5%)患者身亡,中位总存活期(OS)未做到。一年、2年、三年和四年存活率各自为87.4%、60.6%、51.9%和51.9%。
ex19del基因突变和ex21 L858R基因突变患者的PFS(13.五个月 vs. 11.4个月)和OS(未做到 vs. 30个月)均无明显差别。普遍副作用包含拉肚子、疹子/痘痘和缺铁性贫血。普遍≥3级毒副作用包含拉肚子(12.5%)、粘膜炎(7.5%)和肺部感染(7.5%)。有8例患者因副作用终止阿法替尼医治,在其中1例为胃蛋白酶上升,1例为肝脏功能阻碍,1例为疹子/痘痘,1例为手指甲更改,2例为肥胖症,2例为肺部感染,2例为拉肚子。
该科学研究从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共列入40例患者(13例男士,27例女士),中位年纪为77岁(范畴:70-85岁)。全部患者原始给药使用量为30mg/d,在产生比较严重毒副作用后降至50mg/d.科学研究期内有19例患者使用量缓解。
在存有微卫星多变性(MSI)或错配修复缺点(dMMR)的肿瘤转移直肠癌(mCRC)患者中,有10%-40%观查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继发性抗药性,但在其中原因是什么呢?荷兰索邦大学Romain Cohen等在JAMA子刊上发布的一项科学研究揭露,对mCRC患者MSI或dMMR情况的错误诊断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继发性抗药性的关键缘故。
学者对一项列入38例mCRC患者(15例女士,23例男士;年龄结构55.六岁)的单管理中心、创新性序列开展了过后剖析,全部患者由本地试验室确诊MSI或dMMR,并于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进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实验。
全部恶性肿瘤样版应用免疫组化法(MLH1、MSH2、MSH6和PMS2抗原)再次评定dMMR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法[pentaplex标识物,HSP110 T17 (HT17)反复]再次评定MSI情况。关键终点站为阳性预测值。
继发性抗药性界定为:依据实体肿瘤的功效点评规范,在开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医治后6-8周产生病症进度,非隐匿性进度。数据显示,在38例MSI或dMMR的mCRC患者中,有5例(13%)观查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继发性抗药性。
对MSI或dMMR情况的再次评定发觉,60%(3/5)的抗药性恶性肿瘤为微卫星平稳或错配修复作用一切正常。因而,本地试验室评定MSI或dMMR情况的阳性预测值为92.1%(95% CI 78.5%-98.0%)。
为了更好地进一步评定当今试验室中MSI或dMMR情况检验的精确性,学者还剖析了一项回顾性分析序列中mCRC患者的MSI或dMMR情况。该序列由199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法国6家医院门诊确诊为MSI或dMMR的93例mCRC患者组成,在其中44例为女士,49例为男士,年龄结构为56.8岁,患者未接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医治。
結果发觉,本地试验室对MSI或dMMR情况的误诊率为10%(9例),阳性预测值为90.3%(95% CI 82.4%-95.0%)。此外,在免疫组化和pentaplex聚合酶链反应法检验結果不一致(dMMR但微卫星平稳)的4例患者中,根据HT17检验确定其中2例为MSI.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