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拉帕尼/尼拉帕利服用剂量受什么影响?
爱博新/帕博西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在CDK4/6抑制剂帕博西尼( 爱博新 )治疗过程中常见,多发生在首剂治疗开始后15d内或最初2个周期内。帕博西尼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是导致患者减量或停药的主要原因。但仅6%的患者需终止治疗。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所引起的中性粒细胞
FDA批准了尼拉帕利(尼拉帕尼)用于对一线含铂化疗完全或部分缓解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成人患者的维持治疗。本次获批基于一项国际性III期研究PRIMA(NCT02655016),这项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将733名对一线含铂化疗产生完全或部分缓解的晚期患者,随机分配至尼拉帕利组或安慰剂对照组,主要疗效评价指标为PFS,首先在同源重组缺陷(HRD)人群中进行检验,然后在总人群中进行检验,HRD的定义是存在乳腺癌易感基因(tBRCA)突变或基因组不稳定性评分(GIS)≥42。
结果表明,在HRD人群和总人群中,与接受安慰剂治疗相比,接受尼拉帕利一线维持治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HRD人群中,尼拉帕利组的中位PFS为21.9个月(19.3,NE),而安慰剂组为10.4个月(8.1,12.1)(HR 0.43;95%CI:0.31,0.59;p<0.0001)。在总人群中,接受尼拉帕利治疗的患者中位PFS为13.8个月(11.5,14.9),而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位PFS为8.2个月(7.3,8.5)(HR 0.62;95%CI:0.50,0.76;p<0.0001)。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10%)为血小板减少症,贫血,恶心,疲劳,中性粒细胞减少,便秘,肌肉骨骼疼痛,白细胞减少症等。尼拉帕尼推荐剂量基于体重或血小板计数。对于体重<77kg或血小板计数<150,000 /μL的患者,每天口服一次200 mg。对于体重≥77kg且血小板计数≥150,000 /μL的患者,每天口服一次300 mg。更多
阿昔替尼和舒尼替尼的疗效对比
舒尼替尼 (sunitinib)是多靶点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是晚期肾癌(RCC)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阿昔替尼(axitinib)为抗血管生成药物,Keytruda(通用名为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为可瑞达,简称K药)是
尼拉帕尼,尼拉帕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