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能让患者进入长期生存平台期
雷利度胺/来那度胺的SPM发生率
临床试验表明,来那度胺( 雷利度胺 )治疗浆细胞性骨髓瘤,第二原发恶性肿瘤(SPM)的发生风险可能增加。这种风险在真实世界临床实践中是否如此,尤其是老年患者尚待调查,因此研究者开展本次回顾性分析验证上述问题。骨髓瘤是血液系统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对于早期的黑色素瘤患者,外科治疗是至关重要的。早期的黑色素瘤还没有进入到真皮层,意味着还没有随着血液转移到全身各处,此时,进行外科治疗,患者很可能达到治愈的效果。另外,对于今天的BRAFV600突变患者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早期的手术可以尽早拿到肿瘤标本进行分子检测,明确突变类型,并且有药物可及。国外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双靶方案用于辅助治疗能够降低黑色素瘤出现远处转移的概率,延长出现转移的时间,这是外部证据。
而我国是首次在没有中国辅助治疗证据的前提下,批准了达拉菲尼联合曲美替尼的BRAFV600突变辅助治疗适应证。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双靶方案在辅助治疗中的优异表现。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的亚洲注册研究,我中心是主要完成单位。我们是在欧美研究之后才开始的中国人群的研究。我们在欧美人群中看到了双靶治疗效果的“神奇”之处,因此特别希望将这两个药物带入中国,即开展了中国的临床研究。
在实验开始后,我们就逐渐看到了其神奇的效果。刚刚我们提到,双靶在中国人群中的PFS将近12个月,而其中也有患者实现了长期缓解。去年ASCO会议的报道显示: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治疗后有1/3的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并进入长期生存平台期。另外,相比于单靶治疗,双靶抑制并未增加临床不良事件,相反,单靶治疗中常见的皮疹、光敏增加等不良反应得到显著降低。更多
瑞复美/来那度胺与SPM发生风险增加无显著相关性
4,009例患者(41%)接受来那度胺( 瑞复美 )一线治疗,接受来那度胺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年轻(中位年龄为74岁vs 76岁;P 0.001),更倾向于为非西班牙裔白人(69 vs 66%;P = 0.002)。中位随访5年期间,423例患者(4.3%)出现SPM,包括361例实体瘤(85
达拉非尼,曲美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