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vonlimab协同帕博丽珠单抗医治末期实体肿瘤的最新研究结论
文中原素:帕博利珠单抗冶疗,
帕博利珠单抗吃药手册,
帕博利珠单抗不良反应,
帕博利珠单抗耐药性有关,
帕博利珠单抗常见问题,
帕博利珠单抗药物价格,
帕博利珠单抗真假鉴别,
帕博利珠单抗购买药品方式,
帕博利珠单抗别的
概述
1. Quavonlimab是一种新型的抗CTLA-4抗原,与帕博丽珠单抗(pembrolizumab)协同展开了一项初次人体研究。
2. 该联合疗法对末期NSCLC患者安全、可承受,并显现出抗肿瘤活性。
3. 该研究的数据显示,当quavonlimab与帕博丽珠单抗一起使用中,quavonlimab的第二阶段强烈推荐剂量为25mg Q6W。
选题背景
Quavonlimab(MK-1308)是一种新型的抗CTLA-4抗原,与帕博丽珠单抗协同展开了一项I期分析。
病人与方法
剂量增长(DE)环节:末期/肿瘤转移实体肿瘤病人接纳原始剂量的quavonlimab做为单药治疗[25 mg(队列1)、75 mg(队列2)或200 mg(队列3)],随后每3周接纳四次同样剂量的quavonlimab(Q3W)加帕博丽珠单抗的治疗方法。
剂量确定环节(DC):III B /IV期非小细胞癌(NSCLC)病人接纳一线quavonlimab[25 mg Q3W(A组)、25 mg Q6W(B组)、75 mg Q6W(C组)或75 mg Q3W(E组)]加帕博丽珠单抗。
主要终点是可靠性和耐受力,及其创建quavonlimab与帕博丽珠单抗联合使用后的II期强烈推荐剂量(RP2D)。客观性反映率(ORR)是主次终点站。根据PD-L1表述、恶性肿瘤基因突变压力(TMB)和循环系统CD4 /CD8 体细胞转变的治疗效果是探究性终点站。
实验结论
39名患者参与了DE[n = 14(队列1);n = 17(队列2);n = 8(队列3)],134名患者参与了DC[n = 40(A组);n = 40(B组);n = 40(C组);n = 14(E组)]。
没有达到较大承受剂量。3-5级医治有关的不良反应(AEs;依据NCI CTCAE v4.03等级分类)各自出现于DE的队列1、2和3中0%、23.5%和75.0%的人群中,和DC的A、B、C和E中35.0%、30.0%、35.0%和57.1%的人群中。
NSCLC病人在全部剂量水准/治疗过程中都可注意到功效。ORR分别是40.0%[95%可信区间(CI),24.9-56.7;A组],37.5%(95%CI,22.7-54.2;B组),27.5%(95%CI,14.6-43.9;C组),35.7%(95%CI,12.8-64.9;E组)。PD-L1表述多少和循环系统CD4 体细胞数量与ORR有关。
结果:PD-L1语言和循环系统CD4 体细胞数量与ORR有关。quavonlimab 25 mg Q6W加帕博丽珠单抗在大多数被鉴定的quavonlimab剂量/治疗过程中表现出了类似的治疗效果和比较好的安完全性;该方案被评为II期强烈推荐剂量。
参考文献:Safety and efficacy of quavonlimab, a novel anti-CTLA-4 antibody (MK-1308), in combination with pembrolizumab in first-line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