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托坦(Mitotane)是唯一正式批准用于治疗晚期和不能手术的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的药物。该试剂是一种具有肾上腺毒性的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DDT)衍生物。

药理作用
米托坦结构与杀虫药DDT和DDD相似,可使肾上腺皮质萎缩和坏死。给予本品后可使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迅速下降,可用于肾上腺瘤或肾上腺增生引起的枯氏综合征。
口服约40%由胃肠道吸收,其余60%以原型随粪便排出。每日5~10g,血药浓度可达10~90μg/ml,代谢物浓度30~50。停药6~9μg/ml周后,血浆中仍可测到邻氯烷。本品脂溶性高,主要储存于脂肪中。从尿中排出的水溶性代谢物约占给药量的25%。
适应于:无法手术的、功能性和非功能性肾上腺皮质癌、肾上腺皮质增生以及肿瘤所致的皮质醇增多症。
肾上腺皮质癌(Adrenocortical carcinoma,ACC)是罕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根治性切除术后容易复发,预后较差。手术完全切除是目前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包括开放性肾上腺切除术和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术。但由于肾上腺皮质癌早期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只能采用米托坦单用或与细胞毒性药物联用的治疗方案。
米托坦一线治疗肾上腺皮质癌实验
德国Würzburg大学附属医院Martin Fassnacht博士等人对肾上腺皮质癌的联合化疗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者随机指定304名晚期肾上腺皮质癌患者接受米托坦联合依托泊苷,阿霉素及顺铂(EDP),或联合链脲霉素(链唑霉素)进行治疗。疾病进展期患者接受修正的食物疗法作为二线治疗方式。试验首要研究指标为总体存活率。
研究者发现,对于一线治疗,EDP–米托坦治疗组患者与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相比应答率有显着性提高,并且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也更长;两组间总体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
在接受修正的食物疗法以进行二线治疗的185名患者中,EDP–米托坦治疗组患者无疾病进展中位生存期为5.6月,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则为2.2月。
没有接受变更的二线治疗的患者前者组有更优的总体生存率,EDP–米托坦治疗组与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组分别为17.1月和4.7月。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着性的组间差异。
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作为一线治疗策略,EDP–米托坦治疗比链唑霉素-米托坦治疗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应答率均有显着性的提高,两组间毒性事件发生率相似,然而,总体生存率无显着性差异。
老挝第一药房米托坦可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水平迅速下降,提高肾上腺皮质癌患者的生存率率及生活质量。
想了解更多关于靶向药治疗/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