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APPLE)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内科的张岚教授全面汇报了乐伐替尼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除此之外,AFP阳性肝癌患者在采用乐伐替尼治疗的方法后,其AFP明显下降,故而对AFP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研究纳入的患者总共有45例,基线时有30例AFP阳性患者,占比66.6%。患者在服用乐伐替尼1个月后,患者的AFP应答率达到了50%,在服用乐伐替尼3个月后,患者的AFP应答率达到了58.3%。最终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患者经过乐伐替尼治疗后AFP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患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善,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有所下降。总的来讲,乐伐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在部分Child-Pugh B级晚期肝癌患者中,其肝脏毒性反应也是可控的。
乐伐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由日本卫材公司研制而成。以往治疗肝癌,采用的是大多是索拉菲尼,随着乐伐替尼的上市,索拉菲尼得地位受到动摇,不再是一线治疗肝癌的唯一获批药物。在2019年亚太原发性肝癌专家会议(APPLE)上,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内科的张岚教授全面汇报了乐伐替尼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那么,乐伐替尼在治疗肝癌这方面的效果到底怎么样呢?
中国的真实世界研究纳入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体患者均为晚期无法切除的HBV相关性肝癌患者。在45例患者中,有23例采用的是乐伐替尼一线治疗的方法,另外22例采用的是乐伐替尼二线/三线治疗的方法。该研究对患者服药后1个月以及3个月后的检查数据以及影像学检查报告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以此来确认乐伐替尼治疗肝癌的疗效。
最终共有29例患者可评估影像报告。研究数据显示,中国肝癌患者采用乐伐替尼治疗的方式,客观缓解率(ORR)达到31%,疾病控制率(DCR)达到了72.4%。在可评估影像报告的这29例患者中,其一线治疗ORR达到了25%,二线治疗ORR达到了35.2%,总客观缓解率达到了31.03%;其一线治疗患者DCR达到了58.3%,二线治疗患者DCR达到了76.5%,总疾病控制率达到了72.4%。
除此之外,AFP阳性肝癌患者在采用乐伐替尼治疗的方法后,其AFP明显下降,故而对AFP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研究纳入的患者总共有45例,基线时有30例AFP阳性患者,占比66.6%。患者在服用乐伐替尼1个月后,患者的AFP应答率达到了50%,在服用乐伐替尼3个月后,患者的AFP应答率达到了58.3%。最终研究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患者经过乐伐替尼治疗后AFP均有所下降。与此同时,患者的肝功能也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改善,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有所下降。总的来讲,乐伐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在部分Child-Pugh B级晚期肝癌患者中,其肝脏毒性反应也是可控的。
想了解更多关于癌症靶向药/免疫治疗的相关信息,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或点击咨询,7*24小时响应服务需求,服药指导,临床研究,报告解读,膳食指导;欢迎添加慢病顾问,一对一暖心咨询服务,我们是您对抗病魔路上最好的陪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