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唑替尼和艾乐替尼两者的差距
特罗凯/厄洛替尼是否影响患者脑脊液的血药浓度?
一线治疗时, 特罗凯 /厄洛替尼减量应用,是否影响患者脑脊液的血药浓度?抗血管生成联合靶向药物是否更好?一线治疗时厄洛替尼减量导致血液浓度降低,出现复发转移比较快是比较肯定的;第二,二线时三代TKI靶向药治疗与贝伐单抗联合是否延长PFS,联合用
对比alectinib/” target=”_blank” >艾乐替尼与克唑替尼两者的差距,会发现艾乐替尼实现了肺癌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它不仅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还使患者的肿瘤缩小程度超过50%;在副作用方面,艾乐替尼组的患者发生3-5级副作用的比例是41%,而克唑替尼组的比例是50%。另一方面,前面提到ALK 患者普遍存在的脑转移风险较高的问题, 艾乐替尼的表现可谓“惊艳”。
临床试验中,针对明确存在脑部病灶的患者,阿来替尼组的中位PFS达到27.7个月,是克唑替尼组的接近4倍(7.4个月)!更为重要的是,阿来替尼大大降低了脑转移的发生率:在基线时无脑转移的患者中,阿来替尼组治疗1年内出现脑转移的概率只有不足5%(4.6%),相比之下克唑替尼组则有近三分之一(31.5%)的患者在1年内出现脑转移。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两组发生脑转移的概率分别为7%和38%。30%的差距体现出艾乐替尼对ALK 患者的脑部保护作用。这一结果得益于阿来替尼天生强大的入脑能力,临床前数据显示,阿来替尼的血脑屏障透过率最高超过90%。有效率及缓解程度更高,生存期更长,副作用更小的艾乐替尼在临床数据上远远优于传统药物克唑替尼,在对脑转移的治疗与预防中更是显示出非凡效果。更多
Alectinib/Alecensa可以有效控制疾病进展
面对非小细胞肺癌,还是有一些解决办法的。近几年来,欧美市场上新推出了一款口服药,专门用来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它的学名叫做“ Alectinib ”。 Alectinib( Alecensa )有个“前辈”,叫Crizotinib,是抑制ALK的三磷酸腺苷竞争性的多靶点蛋白
克唑替尼,艾乐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