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伐替尼/仑伐替尼突破了肝癌治疗的瓶颈
韦瑞德(TDF)的药物联用问题
韦瑞德 (TDF):本品为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以与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类似的方法抑制逆转录酶,从而具有潜在的抗HIV-1的活性。可通过直接竞争性地与天然脱氧核糖底物相结合而抑制病毒聚合酶及通过插入DNA中终止DNA链。在体外本品可有效对抗多种病
在全球临床研究数据中,Ikeda 等将仑伐替尼(乐伐替尼)治疗无法手术切除或局部治疗的晚期 HCC 患者,结果显示其总体生存期、肿瘤进展时间、客观反应率及疾病控制率分别为 18.7个月、7.4个月、37%、78%。同时,其不良反应包括高血压、蛋白尿、食欲下降、掌跖红肿综合征等,表明仑伐替尼对HCC患者具有疗效,且其毒性作用可接受。
在一项随机、开放、多中心、国际研究REFLECT,随机Ⅲ期,非劣效性研究中,Kudo 等通过纳入 1 492 例临床晚期HCC患者,比较索拉非尼与仑伐替尼的疗效,结果显示,索拉非尼组与仑伐替尼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分别为12.3个月、13.6个月)。而在无进展生存期、进展时间及客观反应率方面,索拉非尼组(分别为 3.7个月、3.7个月、9.2%)显著低于仑伐替尼组(分别为 7.4个月、8.9个月、24.1%),表明仑伐替尼对晚期HCC患者的疗效不低于索拉非尼。
而进一步针对中国人群的亚组分析显示,索拉非尼组与仑伐替尼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无显著性差异(10.2 个月、15.0个月),但仑伐替尼组的疾病进展时间(9.2个月)及客观反应率(43.8%)均显著高于索拉非尼组(分别为 3.6 个月、13.2%)。因此,仑伐替尼成为索拉非尼的替代治疗方法,从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还是总生存期来说,仑伐替尼都突破了肝癌治疗的“瓶颈”,让患者有了更好的选择,看到了生命的希望。更多
瑞戈非尼/regorafenib潜在的逃逸机制
在这篇文章中,招募了50位难治性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研究血液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TC),循环肿瘤细胞是从原发肿瘤脱落,迁移到转移部位的细胞,作为监测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的动态变化的一种无创性手段。首先,该研究检测了患者在接受regorafeni
乐伐替尼,仑伐替尼